玉米蛇宠物饲养询证指南

上一章节

《蛇的行为学》

爬行动物的认知能力

【】【大综述 10.1111/brv.12658 爬行动物智力大综述,汇总了所有相关文献.pdf】【】 一个Concept文章,很好,10.1002@bies.201900033.pdf J. Sean Doody_ Gordon M. Burghardt - The Secret Social Lives of Reptile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21).epub

【】【Warwick, 很好 Health and Welfare of Captive Reptiles.pdf】【】

很多人误以为爬行动物是冷血动物、智商很低、没有情感(所谓“我家蛇只有一个脑细胞、有的时候还不用”),并因此认为爬行动物不会应激、不会刻板、也不用丰容。但其实爬行动物的智商比你想象的要高得多。(另外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不是“冷血动物”,鬃狮蜥晒灯的时候血液温度体温可能比你还高。)

误以为爬行动物很呆、什么也不做有几个原因:

  1. 爬行动物的生存策略是节能,不像鸟类和哺乳类几乎总是要动一动。
  2. 很多人的栖地里根本就没有让人家动起来的动力,光秃秃一个盒子人家能干什么呢?这形成了一个循环论证,因为觉得蛇蠢、所以不给丰容;因为不给丰容,所以蛇展现不了丰富的行为,所以觉得蛇蠢。这是错误的。
  3. 研究相对较少,很少发出叫声,缺乏野外观察,导致低估野外爬行动物的行为复杂性

因此在介绍蛇的丰容和刻板行为之前,首先介绍一些关于蛇认知能力的研究。

【】【“there are papers from the '90s discussing Royal pythons and dopamine, and papers from the '60s on tortoises playing”看能否找到】【】

蛇能学会走迷宫

已下未看: 【】【HOLTZMAN*, Spatial learning of an escape task by young corn snakes, Elaphe guttata guttata】【】

蛇可以做目标训练

目标训练的定义【】【】【】

【】【】【】 Sherri A. Emer • Cordula V. Mora • Mark T. Harvey • Michael S. Grace, Predators in training: operant conditioning of novel behavior in wild Burmese pythons (Python molurus bivitattus). Animal Cognition volume 18, pages269–278 (2015)

E:\My_Program\Voldy_Notes\附件\缅甸蟒按按钮.pdf

E:\My_Program\Voldy_Notes\images\缅甸蟒按按钮.png

【】【Lori Torrini的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qjqaIJEEA&list=PLNbZzsRecQ2ZBjRjqF1bIwFnR8tPqM5jG&index=3

下面是一条玉米蛇的成功目标棒训练视频




蛇能认得亲戚

【】【已下未看,Clark,Kin recognition in rattlesnakes】【】

爬行动物有社会性学习能力

社会性学习指的是通过观察其他同物种个体的行为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模仿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学习能力。人们曾经认为这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有人曾经建议把智人Homo sapiens命名为Homo imitans(会模仿的人)。模仿行为在认知过程上其实非常复杂,因为观察者不仅需要获取信息,还必须对观察到的行为、情境的限制以及模型的意图或目标进行推断。

Anna Wilkinson等人用双向对照试验证明鬃狮蜥有模仿学习行为。(Kis, Wilkinson, 2015  IV  它们用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实验区域用隔板隔开,隔板有门,门既可以向左推动,也可以向右推动。鬃狮蜥受试在门的一边,另一边地上有虫,还有一个屏幕可以用来播放示范视频。

实验人员先用一只鬃狮蜥做示范,他们用了三周时间教它学会了开门吃虫。获得了三个示范视频,均为11秒,第一个视频是一只鬃狮蜥向左推开门;第二个视频是第一个视频的镜像,鬃狮蜥向右推开门;第三个视频的鬃狮蜥没动,是人从画面以外把门滑开(注意到视频里没有展示滑动开门可以得到食物):










实验中(除示范的一只外)有12只鬃狮蜥,分为左滑组、右滑组和对照组。受试在做实验前没有经过认知训练。实验时取一只鬃狮蜥,放在测试区内,首先适应30秒,然后播放给相应组别的示范视频(同类示范向左滑,同类示范向右滑,人类向左滑),11秒的视频只播放一次。随后鬃狮蜥有5分钟时间自由尝试。

上面的流程每天每只做2次,连续做5天。

【实验结果】

  • 看了鬃狮示范视频的都开了门。
    • 8只看了视频的动物最迟的在看第五次视频的时候就都学会了开门;有5只只看了一次或两次就学会了。。
  • 看了人类示范视频的4只鬃狮蜥在10次实验一共50分钟的时间内没有任何一只成功开门。
  • 看了右滑视频的实验组共40次实验,15次向右开了门,2次既向左开了门又向右开了门,23次没开门,没有一次是只向左开门的。
  • 看了左滑视频的实验组共40次实验,18次向右开了门,3次既向左开了门又向右开了门,19次没开门,没有一次是只向右开门的。

实验说明鬃狮蜥有明确的社会性模仿学习行为。

【】【其他类似实验结构】【】

red-footed tortoise (Chelonoidis ——carbonaria)能够通过观察同类的行为学习完成任务(Wilkinson A, Kuenstner K, Mueller J, Huber L (2010b) Social learning in a non-social reptile (Geochelone carbonaria). Biol Lett 6:614–616)。Florida redbelly turtle (Pseudemys nelsoni)能够通过观察已经学会这项任务的同类来学习向视觉物体移动的行为(Davis KM, Burghardt GM (2011) Turtles (Pseudemys nelsoni) learn about visual cues indicating food from experienced turtles. J Comp Psychol 125:404–410)。还有,young male skinks (Eulamprus quoyii)在有示范时可以显著更快的学会移动盖子的行为(Noble DWA, Byrne RW, Whiting MJ (2014) Age-dependent social learning in a lizard. Biol Lett 10:20140430)。

爬行动物能认人

很多人说猫狗能区分饲主和陌生人,智力较高,爬宠就不行。但其实Wilkinson等人曾做实验发现玉米蛇可以认人(Wilkinson, 2021  IV 。

同一篇文献中还发现丰容栖地中的蛇可以认人,但养在欠丰容栖地中的蛇不能认人,这并且说明如果你觉得蛇傻,很可能不是蛇的问题,是你把它养傻的。

在实验前,Wilkinson等人在丰容栖地和欠丰容栖地中分别饲养两组玉米蛇。每条玉米蛇都仅由一人上手。实验中,他们在特定位置摆放两块海绵,两块海绵一块是主人握过的,一块是陌生人握过的,移除栖地里其他不对称因素;然后把蛇放在中线上。一段时间后通过摄像头统计蛇位于不同分区的时间(在熟人海绵的区域、在陌生人海绵的区域、和在两区域之外)。

作者发现,长期饲养在丰容缸中的蛇能够区分主人的气味和陌生人的气味(35% ± 3% vs 22% ± 3%);但长期饲养在无丰容栖地中的蛇则无法区分两种气味(28% ± 5% vs 26% ± 7%)。这个实验一方面说明蛇能对不同人类的气味做出区分,还说明丰容直接影响蛇的这种细致分辨能力 IV

不过注意,“能区分不同的人”只是“能养熟”的第一步,它能把你从人群中区分出来不代表它就必须喜欢你,互动的方式不对可能导致它比对一般人还讨厌你。具体讨论可以参考蛇的上手脱敏一节。

爬行动物可能会做梦

人的睡眠分快速眼动期(REM)和非快速眼动期(NREM),在快速眼动期时,大脑活动和醒着的时候类似,但和肌肉运动相关的部分被麻痹。如果把快速眼动期的人突然叫醒,他们常表示被叫醒前正在做梦,而且对梦境的记忆比睡眠自然结束后的记忆清晰生动的多。梦就是大脑保持清醒时的运行模式、但不控制肌肉运动、不处理外界输入的状态,因此快速眼动期和做梦紧密相关。

之前一直认为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才有REM睡眠。但2016年发在Science上的工作通过给鬃狮蜥植入电极,发现鬃狮蜥的睡眠也有和恒温动物类似的REM和NREM分区,表明蜥蜴的睡眠比以前想象的更为复杂,把睡眠结构的进化位点后推到了羊膜动物(含哺乳纲、鸟纲、爬行纲)(Shein-Idelson, Ondracek, 2016  IV 。

探索和娱乐行为

【】【】【】

自然界的(非伏击型)捕食者通常具有探索欲

下一章节

《丰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