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蛇宠物饲养询证指南

说明

本指南建设中

Version: 20240716-1717

章节完成状态用下列符号表示:

  • :基本没开始做(别发)
  • :已构成基本框架,但有待添加的材料或结构较乱需要梳理
  • :目前计划中的材料已整理完毕,但还需梳理
  • :计划中的修改都已完成

计划内容将用“【】【未完成内容】【】”符号指示

引文格式

本文中的引文采用下列格式:(Hollandt, 2021   IV 其中图标(如果存在)的含义是:

  • 单击引用文本(Hollandt, 2021)将跳转至文献原文页面。
  • :单击这一图标将下载我所附的原文(如果你没有期刊文献资源)。
  • :这一图标是有科普工作者将相关文献翻译为了中文,点击该图标将跳转至相关翻译。
  • :这一图标是文献引用信息。将鼠标悬浮在图标上会显示引用信息,(如果你使用的是独立网页版本,不是Github Markdown版本)单击图标还会将引用信息复制到剪切版里。

本文将遵循询证的思想,尽可能列出所有论断的原始出处或依据,以使读者可以自行衡量文中每个说法的可信度。并且将用下列角标为相应论断的信息来源做证据级别标注:

  • V 法律法规或重要团体发布的指南。
  • IV 同行评议的合格文献记录、学位论文或可信作者/出版社的书籍著作。同时将可信机构(如大学)的课程内容视为4级证据。
  • III 较可信专家的未发表观察和观点。
  • II 我个人的观察。
  • I “来自网络”的难以核实可靠性的信息(如各种论坛、贴吧、Reddit、Facebook group,和我个人还没能确定可靠性的网友、网站的论断)。

链接

主站链接:https://cornsnake.party/

公开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VoldyTheCorn/Cornsnake_Notes/blob/main/README.md(可以用Github下载相关文件,不建议直接在GitHub上阅读内容)

目前实际的host链接:https://f000.backblazeb2.com/file/voldy-public/index.html

Bilibili 转载:https://space.bilibili.com/12892460

如何转载

欢迎推广本文。欢迎转载本文内容和二次创作,本文遵循CC By-NC-SA 4.0 协议,但声明下列保留,转载和二创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 非商业目的(含义含CC协议中的NonCommercial)。亦包括不得作为商品的附属材料,不得用于特定产品的宣传。

  2. 拒绝向任何百度公司旗下的产品转载和二次创作,包括而不限于百家号、贴吧等。

  3. 不在任何出版物出版。包括不得非评述性的将本文内容作为书籍著作和科研文献的一部分,尤其是不得用于制作盈利出版物。符合学术道德的正常引用、批评、观察等除外。

  4. 须在使用转载内容片段期间或全文(全视频)的开头以显著方式注明本文链接和作者ID(含义含CC协议中的By),例如:

原文作者VoldyTheCorn,链接:https://cornsnake.party

  1. 除特殊声明外,以本文内容为主要内容的转载和二创作品需继承和本文相同的转载与二创规则(即CC协议中的ShareAlike)

  2. Bilibili上已有两位非盈利性的同行Up主申请逐步改编转载为专栏,所以B站上不再由其他人做转载。但如果有人在不以本文内容为主要内容的视频中要用到部分文中内容,仍可按本规则使用。

  3. 文中所引用他人的内容应自行获取授权。

意见反馈

虽然本文大言不惭的说叫“指南”,但其实叫做“接受外界审核和建议的笔记合集”更为恰当。笔者鼓励读者追读所提供的原始信源、并自行审核斟酌本文信息的可信度。

非常欢迎对本文说法提出意见,联系方式:

  • 如方便,纠错和建议可登录Github后在界面上方提出Issue。

  • 如果不方便登录GitHub,也可以通过邮箱 voldythecorn@gmail.com 联系本文作者。

用词与翻译

因为初学时大部分信息来自英语资料,可能会误用中文翻译,欢迎指正。专有名词翻译常参考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的乐词网检索翻译。国内物种的中文命名参考《中国动物志》,外国物种中文翻译参考iNaturalist或维基百科(正在寻找更权威的集中中文正名来源,如果知道请联系作者)。文章末尾有对照词表。

笔记中常用“栖地”一词对应英文的enclosure。这词更多的翻译为爬箱,但这一翻译没法体现“营造栖息环境”的含义,在某些语境下宠物蛇的栖地也不一定只是个箱子,因而借用动物园的概念称之为栖地。

出于科学可重复的精神,本文记录了一些用品的品牌,但全文没有任何广告,没有特别支持某品牌的意味。如要仿照,请自行考察相应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版权问题

本文涉及下列版权内容,本文将遵循国内外对合理使用(fair use)的法规使用相关版权内容,并对所有引用内容均通过链接和引文信息做明确引用:

  1. 翻译科研文献
  2. 使用科研出版物图片
  3. 总结Youtube、Bilibili平台中视频的内容
  4. 为方便播放长视频中的相关部分,转储Youtube、Bilibili平台中视频的短暂片段(Youtube国内不易访问,Bilibili无法嵌入其他网页并设置起始时间点),我将在播放器前后放置明确来源链接并做出引用。

但有一例外,既如果对视频、图片的引用是纯粹的批评、批判性质,并且个人认为“情节比较恶劣”,将隐去视频的来源,以保证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如有作者要求可以重新显示相应的引用信息。

对于有中文翻译稿的稿件,如果在阅读时使用英文稿,则引用原作者,但将使用上面的引文按钮展示翻译作品的链接;如果阅读时使用翻译稿,将同时著名译者和原作者。

本文以教育科普为目的,不含任何广告,不做任何盈利。

如有引用遗漏或其他问题,请用上方联系方式联系作者。

本指南建设原则

区分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

常看到有人把动物福利(welfare)问题与动物伦理(ethics)问题混合起来讨论,这是鸡同鸭讲,永远得不出共识。必须明确区分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

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是正交的两个学科,动物伦理回答“目标是什么”,动物福利回答“怎样做能实现某目标”。

动物福利是科学、可以客观测量,每个命题都必须在形式和逻辑上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证伪(称为科学的“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可以用询证的方法研究。例如:

“提供适当的UVB光照可以提高蛇体内的维生素D3水平,促进钙磷代谢和免疫水平。”

动物伦理更接近哲学讨论,不可测量,命题可以在逻辑或形式上不具有可证伪性,通常不能用询证方法研究。例如:

“养蛇应该不仅满足于让蛇活着,还应该让它健康、有活力、展现物种特定行为。”

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本质上极为不同,分属“Is/Ought Problem(应然陈述/实然陈述)”。

Is-statement(实然陈述)讨论一件事情的“是、曾、将、会”,讨论事实和因果关系,例如:

  • 雪是冷的。
  • 昨天下雪了。
  • 今天将比昨天冷。
  • 你穿T恤出门会冷。
  • 水不新鲜、蛇会生病。

Ought-statement(应然陈述)讨论一件事情“应”怎么样。例如:

  • 人应该追求快乐。
  • 谋杀是错误的。
  • 不应无谓的给人或动物带来痛苦。

Is + Is ==> Is (实然陈述+实然陈述可以推出新的实然陈述):

  • 雪是冷的 + 且昨天下雪了 ==> 所以今天会冷。
  • 维生素D3有重要功能 + 给蛇照UVB可以提高维生素D3水平 ==> 给蛇提供恰当的UVB可以带来正面福利。

Is + Ought ==> Ought (实然陈述+应然陈述可以推出新的应然陈述):

  • 雪是冷的 + 人应该保持合适的温度 ==> 所以你应该穿衣服。
  • 蛇有伸直身体的物种特定行为 + 应该让蛇可以做出物种特定行为 ==> 栖地的大小应该允许蛇伸直身体。

**缺乏应然陈述时,永远推不出新的应然陈述。**设想下列对话中,A尝试只用实然陈述推出“你应该穿件衣服”:

  • A:“你应该穿件衣服。”
  • B:“为什么?”
  • A:“外面在下雪。”
  • B:“为什么下雪要穿衣服?”
  • A:“雪是冷的。”
  • B:“为什么外面冷我就要穿衣服?”
  • A:“外面冷,你不穿衣服,你就冷。”
  • B:“为什么我冷了我就要穿衣服?”
  • A:“你冷了可能冻死或者生病。”
  • B:“为什么我不该冻死?”

这个例子看起来很蠢,但下面是一个真实的讨论贴(有简化),讨论双方都没有意识到两边的应然目标都不一样,这样的讨论毫无意义:

  • A 展示一张使用空间狭小的蛇柜繁殖大量球蟒的照片
  • B:“你给每条蛇的空间太小、丰容太差、没有遮蔽、没有攀爬物、没有丰容。”
  • A:“给球蟒这么大空间干什么?”
  • B:“研究表明给球蟒提供可以伸直身体的空间并增加丰容度可以促进动物表达自然行为。”
  • A:“我这么养一直养的很好。”
  • B:“XX做了XX对照实验,做这些改正就会改进球蟒的行为。”
  • A:“养在缸里长得慢,我这么养长得快,很快就能交配下蛋,都好着呢。”
  • B:“它们不好,你看它们天天搁玻璃前面擦来擦去,那是刻板行为,体现出对环境不满,要出去。”
  • A:“也没死啊。”

A把球蟒当做宠物或应当爱护的有意识个体,B把球蟒当作生产工具、产品和摆件。A认为应当为球蟒提供尽可能好的福利水平为应然目标,B则把能活、性成熟早、繁殖的多为应然目标。二者缺乏(一致的)应然陈述,如果不能在目标上达成一致,对线再多科学证据也没有意义。

这种区分Is/Ought陈述的范式被称作Hume's guillotine。(Is–ought problem III 

动物福利科学就是回答“Is-problem”,本文的询证指的是动物福利的询证;动物伦理回答“Ought-problem”,其讨论无法询证。本人非常欢迎基于科学方法论的动物福利讨论,但对关于动物伦理的哲学辩论不感兴趣。

个人观念

【】【圈养宠物本身的伦理问题】【】

本文以宠物饲养者为目标人群。“宠物”当然是拿来“宠”的。饲主自己决定饲养宠物,宠物的生存环境完全由饲主控制,饲主必须为动物福利负完全责任。

宠物不是生活必需品,是一种privilege。应当使宠物的动物福利达到基本水平才能饲养,缺乏经济、空间、时间条件可以少养/不养,这不是不满足基本饲养条件的理由。在满足及格水平的基础上,饲主应该视自己能力,尽可能提高被饲养动物的动物福利水平。

如果你是畜牧业从业者、将蛇作为产品(或者你只是将养蛇作为一项静物收藏活动),那么你并不是本文的目标受众。本文无意讨论畜牧业生产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养的活”是优良宠物饲养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逆命题不成立,不该用“不这样做也能活”作为合格饲养标准的论证依据。

宠物饲养水平没有上限。爬行动物饲养领域日新月异,“经常改进”才是常态。如果有人说“我(或者某大神)就是这么养的,养了二十年从来没变过,一直没问题”,这人水平大概率不咋地。

宠物饲养水平有下限,低于特定标准构成宠物虐待。当然,毫不避讳地说,中国的宠物管理和宠物福利法规极其落后,尤其对爬行动物来说目前几乎没有下限。有追求的饲养着应该参考动物福利水平先进国家(例如德国、英国)的动物福利法规和动物协会指南做自我要求。

喂养蛇需要牺牲饲料动物。饲料动物的福利损失以必要为限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饲料动物的动物福利换取宠物动物的福利,但应避免无意义的动物福利损失,例如:

  • 决定喂食死鼠(或其他死食)时,应当尽可能的减少处死老鼠的过程对老鼠带来的负面体验
  • 为实现食物和行为丰容,可以用更多幼鼠代替少量成鼠
  • 如果宠物动物拒食死鼠,尝试其他方法(如更换食物物种,braining,加热,涂抹气味等)无效,可以使用被蛇绞杀的方法致老鼠死亡。但如果宠物蛇可以使用死鼠,就不应该选取有更多负面体验的方法导致老鼠死亡(如被蛇追逐捕食)。

询证思想和证据分级

询证思想

本指南借用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思想。循证医学的其中一个核心是对证据分级,以最新、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为基础,按照证据级别做出决策。

通过询证思想,谁对、谁错、谁更可信都有明确标准,免去了无意义的吵架。

注意询证本身不是一种获得证据的方法。询证思想是参考当前能找到的证据中质量最高的证据。询证不是“没有高质量证据就不能用了”。在没有更好证据时,询证饲养并不排斥参考低等级证据。

询证思想还意味着“对同一观点提升证据等级”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不要觉得“文献里做实验得出的结论我早就猜到了,这有啥用?”因为文献中的实验提升了已知结论的证据等级。

询证医学证据分级

循证医学的临床证据分级自低至高大致可以分四类:

  • 【专家意见】:专家个人的意见和经验、未依据其他高质量证据、未经同行频移。注意,这是最低等级的证据。哪怕是院士提的专家意见,只要没有更高质量的证据支撑,都是最低等级的证据。
  • 【病例分析】:严谨记录的关于单一患者、一小组患者的描述性研究。
  • 【队列研究】:在人群里找条件不同的两组人,观察这两组人的差别。队列研究不主动干预实验对象,不满足单一变量对照条件。队列研究可以确定相关性,但不能确定因果性。
  • 【随机对照试验】:征兆一些受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主动施以不同措施,观察差别。它通常满足单一变量对照条件。这是单一临床试验的金标准。随机对照试验可以获得因果性。
  • 【荟萃分析和系统综述】:(meta-analysis)即汇总分析许多相同主体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是对analyses的analysis,所以称meta-analysis。这是最高等级的证据。

有些养蛇的人觉得自己是专家,被文献对照实验质疑了就说“我养了XX年的蛇了,用不着看着文献养蛇。”(≤【专家意见】级别的证据)或者网上的人描述“我的蛇得了XX,就是通过XX治好的,比文献推荐的XX效果好”(≤【病例分析】级别的证据)。其实这都是非常低等级的证据,除非没有其他证据可用,都不应作为主要参考信息。

举例说明,考察“是否需要为(未白化的)玉米蛇提供UVB光照”,可以有如下几种获取数据的方法:

  • 【荟萃分析和系统综述】:有的国家的动物福利规章已经开始提及蛇的紫外需求。
  • 【随机对照试验】:最高质量的单项实验。选取足够数量、身体情况接近的多条玉米蛇,随机将其分为多组,确定UVB的剂量范围(从0到一个有限值),分配给各组,保持其他情况(如喂食、温度、栖地等)一致。一段时间后通过体型指标、行为指标、维生素D3血生化指标等考察各方面的结果是否随所提供的UVB呈剂量依赖的相关性。经过这样的实验,可以严格的说明UVB照射与玉米蛇生存状态之间的因果关系。
  • 【队列观察】:证据质量稍低一点、但仍然很有意义。例如从圈养玉米蛇中征集一些志愿者,收集饲养条件,测量血VD3含量。考察发现按照是否给UVB进行分组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这能说明UVB照射与玉米蛇状态之间有无相关性,但不能说明因果性。
  • 【病例研究】:例如某条白化玉米蛇有状态异常,疑似与维生素D3相关,补充UVB光照后好转。这既不能说明因果性,也不能说明相关性,但可以提示一些因素。

本指南证据等级标注

本文将证据等级按下面的方式标注:

  • V 法律法规或重要团体发布的指南(没有人对宠物蛇的饲养问题做荟萃研究,但法规、团体指南的制定过程中会综合大量文献,可以基本视为【荟萃分析和系统综述】级别的证据)。
  • IV 同行评议的合格文献记录、学位论文或可信作者/出版社的书籍著作。这其中有很多构成【队列研究】或者【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同时将可信机构(如大学)的课程内容视为4级证据。
  • III 较可信专家的未发表观察和观点。

以上是够得着“循证医学”中证据级别的证据,为了标记方便,下面再加两级:

  • II 我个人的观察(因为本文源自自己的笔记,所以对自己的观察做特殊标记。读者可以自己将这些观察视为I)。
  • I “来自网络”的难以核实可靠性的信息(如各种论坛、贴吧的网友“经验”,用这些说法搭建的饲养方法体系有一个专门名词叫“民间饲养法”,将在下面讨论。

高质量证据的特征

高质量证据应该是针对被研究物种本身的、方法科学的、经过同行评议的、由可靠作者撰写的、新的文献证据。具体地说有如下标准:

  • 【同行评议】:指的是文章经过审稿人审核、修改的流程。虽然同行评议本身并不能100%的保证文章的质量,,但发过文章的人都能体会到,这个流程筛去了大量“不能称为论文的文章”,是一个底线。优质期刊的底线更高。相反,没有同行评议过的网络文章、杂志文章的质量基本毫无下限。
  • 【可靠作者】:应该可以核实作者身份(或者所引述的信息来源的作者身份),作者应该有合理的资质(一般是相关专业的研究者、硕博士)。有些网上的说法连作者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也不声明说法的依据,这就常不值得采信。
  • 【发表载体】:如果发表在期刊上,(在有选择时)核查期刊的可信度。考察被引情况,同类文章中它引较多的文章更可靠(但要排除“因恶名而被多次引用”的文章)。
  • 【科学方法】:文章应明确描述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方法恰当。一般读者没有需要相关学科的科学训练,可能没法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法,但反过来给别人的实验挑错并不难。另外如果一个人都不敢表述他的数据来源,那肯定不靠谱。
  • 【发表时间】:有选择时,尽量采纳较新的研究。

好的综述类信息(包括综述论文、书籍、福利法、靠谱协会的指南)应该主动提供:

  • 信息来源(明确引用)
  • 撰文作者(应该知道教育背景如何、他的其他作品质量如何)
  • 发表日期(同时注意发表日期和所引用信息的日期,书籍中的信息可能比较陈旧)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很多网上的“饲养教程(care guide)”质量堪忧,一定要注意衡量作者是不是靠谱。并且几个几十分钟的教程最多作为一个起点、搭个框架,光看教程、遵循再好也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还是要对每个问题读更细致的研究才行。

跨物种证据的适应性

由于爬宠资料远不如猫、狗丰富,查阅资料时不能局限于某一物种、甚至不需要局限于蛇类,不同问题不同对待,下面是我个人对跨物种证据适用性的一些看法II

  • 【动物福利原则】:许多原则非常普适。爬行类的相关原则都可以相互借鉴,甚至哺乳类、鸟类的相关原则也不妨加以参考。
  • 【动物行为】:非常普适,例如许多不同种类的蛇、蜥蜴的刻板行为都非常相似,成因也类似。
  • 【栖地大小和温湿度】:相似地区、相似生境的爬行动物温湿度建议都可以参考(但一定要注意微环境与大环境的差别),栖地大小可以参考类似体型和生性的蛇类(当然具体到玉米蛇,因为常见,温湿度和栖地大小数据已经足够)
  • 【食性】:具体的食物需求需要针对当前物种,但许多一般原则——如营养构成的原则、食物丰容、饲料动物特性、拒食吐食的解决等问题——有跨物种的共性。
  • 【丰容设计】:市面上专门为蛇设计的丰容物很少,但丰容物的跨物种适应性很强,为猫狗、仓鼠设计的丰容物也可以给蛇用。其关键在于理解要满足蛇的什么需求,再去寻找能满足这些需求的针对其他物种设计的丰容物,考察适用性。
  • 【行为训练】:在蛇类中非常普适。用同样的训练方法训练不同种类的蛇、即使是进化上差距很远的蟒和玉米蛇、都可以获得近似的效果。
  • 【兽医学】:大部分蛇的疾病都是相通的,查询一种疾病的资料时不必局限于某一蛇种(当然还是物种越接近越好);某些物质、药物的安全性也可以将检索范围扩大至所有蛇乃至所有爬行动物。但生理指标的具体数值范围要精确到每一物种,甚至是不同区域的同一物种个体都有较大差别。
  • 【基因、变异、繁殖、发育】只能查询当前物种。

几种旁证

除了高质量证据之外,还有几种经常被引述的旁证。这些证据更容易查找,门槛较低;但重要性经常被过分夸大、导致滥用。

需要注意,询证饲养并不排斥使用这些低质量证据,只是“在存在更高质量证据的前提下”去选择更好的证据。

自然生境及其模拟

自然生境模拟即认为动物在什么自然场景下进化、就应该在圈养条件下模拟怎样的场景。(Whittaker, 2019   IV 它与前述高质量证据的一大区别是自然生境模拟的研究对象不是蛇,而是蛇的环境。

研究自然生境仍然有重要价值,因为它可以提示人们“该研究什么行为、什么环境因素”。并进一步通过下面的方法验证。不了解自然行为可能遗漏了重要因素而不自知。与自然生境相关的资料通常比高质量证据多,而且比较容易理解,在缺乏高质量证据时能给出指导。

应该注意自然生境模仿的一些局限性,不应该机械的认为“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物理量选择】

必须确定你模仿的到底是哪个物理量、以及模仿这个物理量在何时何地的数值。比如:

  • 在模仿自然营养时,你可能忠实的按照自然环境下的捕食物种比例做了模仿,但其实你喂给守宫的昆虫是人工养殖的,其营养组成和野生同种昆虫完全不同,这时再按照昆虫数量去模拟就不正确;模仿目标应该是食物的营养构成、而不是野外的昆虫组成和数量。
  • 模仿自然光照时,人们目前根本不可能真实的模拟热带地区正午的阳光,它比几乎任何人造日常光源都亮出不止一个数量级。完全模拟阳光电费受不了,散热速度也受不了。因此必须决定好你要模仿阳光的哪些方面的效果,比如在紫外的UVB波段,应该以合成恰当剂量维生素D3的UVB剂量为标准。
  • 球蟒产地中午的UVI会非常高,但人家中午不去太阳底下晒,是中午躲起来、傍晚出来晒,此时UVI只有2。我们不应该机械的照搬原产地的UVI和中午的温度极值,相反,它什么时候出来晒太阳,就该模仿什么时候的光照条件。

【缺乏相关性、因果性】

环境中哪些部分与蛇无关、哪些对蛇有利、哪些有害等问题并不能用自然生境模拟的方法回答,要明确确定关系还是要以蛇本身为研究对象。

【人工繁育个体的需求可能不同】

圈养动物,尤其是多代人工繁育的物种的需求与野生种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考察到底哪些地方不同,哪些地方相近。

例如有些王蛇在野外的大部分食物都是爬行类(蜥蜴和蛇),但在繁育过程中,不吃老鼠的王蛇幼崽被繁育者淘汰了,剩下的圈养王蛇“习惯吃老鼠”的程度比野生王蛇高。此时就要思考是否要完全照搬野生食谱。

这个问题对爬行动物的影响比其他种类的人工繁育个体小,因为很多爬行动物的驯化代数很少,野生动物的很多需求仍然保留在圈养动物中。

【需要舍弃不利因素】

用“接近自然环境”作为旁证时,总有人抬杠。比如说“把报纸垫材换为可挖掘的土质垫材更接近自然”,就会有人抬杠:“野外蛇大多还感染寄生虫呢,为什么不故意植入寄生虫?”

这需要考察动物是“需要”某种自然因素,还是在“忍受”某种自然因素。区分原则是它是否满足了蛇的各项需求、是否有助于使蛇展现出正面物种行为。相应的,模仿自然的限度是至少不对其他需求造成损害、至少不干扰蛇的正面行为。(Sinclair, 2022 III ,(Sinclair, 2020 III 

例如:

  • “模仿自然环境使蛇感染寄生虫”显然干扰了蛇摄取营养和皮肤健康的生理需求,且无助于蛇展现正面物种行为。
  • 使用土质可挖掘垫材(相比报纸垫材)在一般情况下使蛇展现了挖掘行为,是正面物种行为;崎岖不平的土质地面使蛇延缝行走,减少了腹部压强,也满足了蛇的生理需求;其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反面作用,因此应该模仿自然环境、提供可挖掘的土质垫材。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蛇发生腐鳞时,土质垫材就干扰了蛇有完整皮肤的生理需求,模仿自然环境不再合理,应该换为厨房纸等比较干燥而易于清洁的垫材。
  • 再如Bioactive的栖地模拟了自然环境下的昆虫环境,模拟了昆虫吃掉蛇类粪便和蛇蜕的自然行为,不但节约了饲主清扫的精力,还使环境保持清洁,如此模拟自然环境是锦上添花。但Liam Sinclair 发现不恰当的昆虫物种可能对蛇造成困扰,比如发现正在热区晒灯(正面物种行为)的蛇会用身体抖动反复的把靠近的昆虫弹走,最终蛇不胜其烦选择离开热区,此时正面物种行为被模拟自然的因素破坏,就应该调整昆虫种类、或退回非bioactive栖地。(Sinclair, 2021 III 

还有其他有害因素比如不适宜的温度、过强的紫外线、寄生虫、疾病等。

需要注意,不能因为“自然不是最优解”就说“可以把动物养在和自然环境一点都没关系的地方”(比如抽屉、人渣盒)。

民间饲养法

“民间饲养法”是另一类被广泛使用的旁证。

“民间饲养法”是我对一个专有名词“folklore husbandry”的翻译。其定义是“不追求高质量证据、通过各种不明来源信息建立起来的饲养方法论”。使用民间饲养法的饲主(包括专业的饲养员和私人饲主)会广泛接受他人叙述的饲养方法,不加以批判;也常会一成不变的延续既往传统,缺乏恰当评估;没有区分证据质量的概念。

这个词是Arbuckle在2010年的一篇文章中专门定义的(Arbuckle, 2010  IV ,他做了许多后续讨论、探究“民间饲养法”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Arbuckle, 2013  IV 。

(这方面的科普视频:(Arbuckle, 2020 ),(Sinclair, 2020 ),(Sinclair, 2020 III )

有人觉得,我这“民间饲养法”已经被大家用了这么长时间,有问题早就发现了。实际并非如此,有如下几种原因:

  1. 大多数人并不能读懂爬宠的“语言”,很可能你的爬宠本来就是不良状态,你还意识不到。
  2. 即使识别了压力因素,也经常错误估计不同负面因素的影响程度。Langkilde等人测量了不同压力因素影响下黄腹蜓蜥(?)(warm-temperate water-skink,Eulamprus heatwolei)血中皮质酮的影响(结果如下图)(Langkilde, 2006 IV 。她研究发现换栖地带来的压力名列前茅,甚至高于上手或嗅到天敌的气味、甚至是高于被剪掉一个脚趾的个体标记方法(剪趾曾经是一个常用的标记方法)。爬行动物的行为和哺乳动物的差别太大,你的直觉根本判断不了各压力因素的重要性。

  3. 民间饲养法可能只是合格的选择、而不是最优选择,你可能根本没见过养的好的动物是什么样子,自然也不会觉得当前的饲养方法有缺陷。
  4. 当前状态可能已经不错,但你可能做了很多无用功,用更简单或者更便宜的方法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很多其他物种的饲养方法发展过程中有类似的例子:
  • 有人认为需要给饲料昆虫在死前饲喂含特定矿物质的食物(称gut loading),这样才能保证蜥蜴、守宫的矿物质摄入,这些gut loading的昆虫通常比较贵。Arbuckle等人发现可能简单撒上营养素粉的效果其实更好、而且又方便又便宜(【FILL_REF_AUTHOR: Arbuckle, K. 2009. Influence of diet on mineral composition of crickets used as prey for captive amphibians, specifically Hylidae. Unpubl. MSci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lasgow. 51 pp.】, 2009 IV 
  • 很多鸟类饲料比鼠类便宜(因为禽蛋工业要舍弃大量的雄性幼禽),但有人认为不能用鸟喂蛇,因为鸟类有营养问题,如钙磷比不够、而且蛇万一觉得鸟特别好吃,可能就不吃老鼠了。Arbuckle在2010年研究了用一日龄的鸡仔喂蛇的效果(Arbuckle, 2010  IV 。他驳斥了这些观点。作者发现鼠确实有比鸡仔更高的钙,但雏鸡也能达标,并不会造成营养问题。鼠、鸟混喂增加了食物丰容,很多拒食的球蟒给喂鸟就愿意吃了。而且鸡仔比等质量的小鼠、大鼠便宜,即使蛇吃了鸡仔之后不再吃老鼠也不是大问题。
  • 很多人强调用整鸟饲喂爬行动物时要剪喙,但Arbuckle认为剪喙没有必要,有食鸟性的爬行动物在野外没人帮他们剪喙。(Arbuckle, 2013  IV 
  • 喂食草食动物时不必将食物粉碎(Plowman, 2009 IV ;
  • 喂食猫科动物时可以给完整动物或完整的肉(比如鸡腿),动物会需要多花很多时间撕碎肉质、剃干骨头,大大增加进食的丰容度还省了饲养员许多事;

拟人观

拟人观(anthropomorphism)指的是依据人的需求去猜测动物的需求。另外也包括一种“拟宠物观”,比如有人管玉米蛇叫“带鳞的猫”,用家养猫狗的需求去猜测爬行动物的需求。(Healey III 

这很容易搞出笑话,下面是一些网络上见到过的真实的典型错误案例:

天冷了,鳄鱼着凉,我给它铺地毯、盖被子。

恒温动物体温远超环境温度,此时“保温”才能使动物感到温暖;变温动物体温和环境温度差不多,铺地毯、盖被子不能减少散热。

蛇孤零零的一条,太孤单了,我给它找了个朋友养在一起;现在它们天天抱在一起特别亲热

大部分蛇不应共栖(除非是特殊群居物种,比如束带蛇 Garter snake,或者是动物园那种好几米宽、丰容程度很高的栖地),蛇共栖时抱在一起有两种可能,可能是蛇的竞争行为可能导致一条蛇将另一条蛇压在下面,还可能是栖地里空间有限,且各处在湿度、温度、躲避情况、视觉隔障、光照强度、垫材等因素有些差异,使得栖地里只有很小的范围是“最佳环境”,蛇要竞争最佳环境只能挤在一起。实际上这种挤在一起的行为会给蛇造成很大压力。

我的爬行动物病了很难受,我得频繁的关照他/抱抱它安慰一下。

上手是压力很大的行为,没有特殊医疗需求时应该静养。同时你的体温并不适合爬行动物,生病的爬行动物更应该注意温度控制。想想你生病的时候希望有只老虎来抱抱你吗?

我的蛇吃饭狼吞虎咽的,给多少都能吃,太可怜了,只好多喂点。

蛇多是机会觅食者,吃了上顿不一定有下顿,所以一旦找到食物就会使劲吃。圈养情况下如果每顿都喂到拒食,一定会喂的太多,轻则肥胖,重则吐食。

我要给蛇喂点好的,牛肉、三文鱼都给点。

鹌鹑带着毛吃算怎么回事,褪了毛的好吃。

什么是好的食物需要看物种的需求,蛇可以消化骨骼获取钙质,你喂块牛肉、喂厚切三文鱼它不带骨,钙磷比有问题;蛇需要动物的羽毛或毛充当膳食纤维,长期饲喂褪毛的鹌鹑会有排便异常。

我很宅,球蟒整天一动不动的,肯定也很宅,那给它个睡觉的地方就可以了。

疫情的时候不让出门我看这些人比谁叫的都响。

这个丰容看着真有意思,动物一定很喜欢。

国内的一些动物园尤其喜欢投观众之所好,为动物置办“小号家具”,增加非自然风格的装饰物。丰容是给动物丰容,不是给人丰容。比如给熊猫放电视机模型、让熊猫坐板凳围在“麻将桌”前面吃饭:

再比如下图是红山动物园把黑眉锦蛇养在“灶台展区”里,这是典型的光记着“给人做丰容”,忘了给动物做丰容。虽然黑眉锦蛇经常出现在农村厨房里,但人家只是来找个老鼠,没说它一生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居住。硬地板、攀爬物不足、没视觉隔障都影响了蛇的福利水平。

另外有一些“中性拟人观”,即这些拟人理解仍然是错误的,但是其对动物福利既没有正的贡献,也没有负的贡献。类似的活动开个玩笑没问题,养宠物总是要满足一部分饲主的需求。只是不要真的以为自己在给动物丰容,尤其是不要反而忘记了应该做的其他丰容。一些典型例子比如:

  • 我家的蛇特别喜欢出来玩,我盘蛇的时候它特别开心。
  • 我家蛇喜欢陪我看电视/陪我写东西。
  • 给爬行动物带小帽子,并称爬行动物很喜欢这么玩。

应该意识到拟人观的限度和它可能导致的动物福利问题,不应该不参考其他证据就拿拟人观去“推导”动物需求。

不过拟人观有助于辅助记忆和理解,可以在保证结论得到充分论证时使用。有的时候用拟人观看到的动物需求是真实的,比如看到动物的躁动就考虑环境是否有问题;看到动物活动减少怀疑是否生病等等。正确的用法是可以将拟人观的想法当作线索,做决策时按这些线索去查找更高质量的证据。

入手前需要什么

为了刚刚决定入门的新手阅读方便,先在此总结入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一般原则

如果你已经有蛇,希望改进,但能力有限,那能做一点是一点,例如:

  • 如果没法马上把小抽屉换成造景缸,先换成储物箱也不错
  • 如果储物箱也不能换、拿随便买点假花、树枝放到抽屉里也不错
  • etc...

既然蛇已经在手里,不必因为要追求一步达到标准而放弃改进。

但如果你尚未买蛇,最好请先准备好必要条件再买蛇。因为:

  • 一步到位更省钱
  • 有些饲养方法的益处从小进行更明显,大了再换缸、上丰容的收益可能没那么明显、且看到回报的时间变得很长
  • 省的因为可避免的错误直接导致快速死亡

了解可能影响动物福利的变异种

缺陷基因章节,避免购买这些品种。

经济准备

在购买/领养爬宠前,你应该有如下经济基础 (英国两爬协会良好饲养指南, 2014   V :

  • 一次性投入
    • 动物价格:大多数玉米蛇相对便宜(几百块钱数量级),动物的购买费用相对其他开支几乎可以忽略。同时每年都有无数的爬宠被抛弃,可以寻求领养。
    • 栖地建设:
      • 如果不买白化蛇,应该配备UVB灯座、灯管。
    • 潜在兽医费用:有病不给医治是严重的虐待。
    • 附加设备费用:
      • 配小盒的厨房秤
      • 如果喂冻食,需要一个带冷冻的、能放小鼠的冰柜;
      • 如果喂活食,需要饲料饲养设备。
      • 如果需要UVB光源,可以考虑买一个(二手的)Solarmeter 6.5
  • 持续投入
    • 电费:
    • 垫材更换
    • 设备更换:UVB灯管
    • 丰容设施更换

如果你经济尚未独立、或者你是未成年人,应当提前向监护人说明这些费用并取得同意。没有提前说好、导致出现“我想带动物去医院、但是父母不给钱所以去不了”的情况完全是你的责任,不是父母的责任。

空间准备

参照最低空间需求章节考察你需要多少空间。除了栖地所占面积之外,还要考虑各种储物需求,如备用的垫材等。

时间准备

时间跨度

养爬行动物的日常耗时很短,远远低于猫、狗等动物。但时间跨度非常长,可以超过猫狗的寿命。

(以下与寿命一节同步)

玉米蛇在野外的寿命是6~15年,圈养可超20年,长寿记录32年(Mader, 2019 IV 。

入手前想好:

  • 你能养这么长时间吗?你的兴趣是不是在几个月之后就消退了?
  • 中间若去外地上学,学校宿舍绝对不让养,你如何应对?
  • 如果你尚未恋爱、结婚,你将来找的配偶厌恶蛇的时候你是否会把它遗弃?
  • 你后来出去工作要租房,绝大部分房东不会允许养蛇,你是否做好应对准备?
  • 你将来可能需要跨城搬家,蛇不能带上公共交通工具,你有没有办法安全运输?
  • 你将来可能出国留学、出国工作、甚至移民,目的地国家能否接收进口的宠物蛇?或者国内有没有人能长期帮你养蛇?
  • 中途你可能重病住院、甚至意外死亡,有没有人愿意接手?他们有没有养好的能力?如果你现在已达40~50岁,饲养新生宠物蛇就尤其要考虑好关于接管宠物蛇的遗嘱问题。

一个影响你二三十年的决定花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考虑完全不夸张。充分学习后再做决定。

“有没有别人帮你饲养”的问题不能想当然的觉得“出了事XXX肯定同意帮我养”,一定要提前说好、提前获得对方严肃的明确同意(酒桌等应酬场合说的不算)。这种意向要隔一段时间更新一次,可能人家现在愿意,过几年结婚了配偶就不同意了。

旅行限制

爬宠会构成旅行时间限制(除非有他人代管)。

虽然爬宠不吃饭能正常生活很长时间,成体吃较大食物之后一个月不喂都没问题。但必须有新鲜的水。如果是非循环水源,13天是安全的,47天应当警惕风险,超过7天的一汪陈水就不能接受了。这与温度也有关系,夏天温度高的时候一天时间就能在水碗底下长出biofilm(滑滑的细菌膜)。即使有循环净水器,很多也要求7天就得清理一次,看好说明书是否有给所有表面除菌的能力。

在关键时期必须有人,例如蜕皮期末期、或喂食后拉屎前的时期,遇到卡皮、吐食等需要有人处理。旅行前要喂食至少提前4天时间,否则就不要喂。

兽医准备

有兽医服务是买蛇的必要条件。

如果你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一般可以在本城找到合适的爬行动物兽医。但是如果你在稍小一些的城市,买蛇之前一定要查好你周围哪里有带爬宠专业的专业宠物医院(电话询问时可以用要给新蛇做体检为理由)。

如果最近的爬宠宠物医院不在同一个城市,你能不能在一天之内就安排好带着蛇跑到另一个城市的交通工具?(不要想着把蛇偷偷带上公共交通工具。)

有些人在蛇得病之后,需要去医院了,又说“可是我周围XX公里没有能看异宠的宠物医院”。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在蛇二三十年的生命周期里你一定有需要去宠物医院的时候。

物资储备

【】【】【】

知识储备

【】【】【】

注意不断更新,永远有更多的可以学

买蛇时的检查

蛇的医疗一章

下一章节

《基本物种信息》